智能消费开启新生活

图①:在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一款融合智能科技与情感交互的AI家庭陪伴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互动体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②: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一款机器人产品挥舞双手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③:3月21日,深圳国际消费类电子及家用电器展上,买家在一家国产智能手环品牌的展位前参观。资料图片 图④:4月15日,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小朋友与身披传统舞狮服装的智能机器狗近距离接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最近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大批智能化的新产品惊艳亮相。在消博会首次开设的人工智能专区,会下棋的机器人、会做许多动作的机器狗、数字滑雪模拟机等众多智能产品引得观众驻足互动。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元素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之中,体现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带来更新鲜、更便捷的消费体验。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在技术进步和政策促进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智能消费领域增长明显。从便捷的智能家居、高效的智能出行再到有趣的智能文旅等,智能科技为消费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能听、会说、懂主人

日常生活用品实现“智”变升级

假如你是一位都市上班族,劳累一天回到家中,一进屋,家里的照明系统便亮起模拟夕阳的暖光。空调自动监测室内外环境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你换下鞋子,放入可以自动杀菌除臭的鞋柜,走到厨房询问冰箱:“晚上我该吃点什么?”冰箱“看了”一下内部食材的种类,自动为你推荐了几份健康晚餐食谱。吃完饭,你把用过的餐具放入洗碗机,洗碗机马上开始感知餐具的油污程度,自动生成最优洗涤方案,动态调整水量、水温和洗涤时间。晚上,你在智能床的零压力模式下安然入睡……

如果说,在过去,这样的场景还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那么如今,这一切正逐步成为现实。智能化时代,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已不再是传统的简单功能,而是更加舒适、便捷的体验。在新兴技术的赋能下,许多传统日常用品也开始智能化进阶升级,变得“能听、会说、懂主人”,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家居用品是人们最常接触和使用的东西,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智慧生活”等概念的流行,家居用品也从日常工具向“智慧管家”进化。

作为老牌家电企业,海尔集团旗下的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力图用智能化技术减少人们的家务负担。在今年3月举行的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海尔智家带来了“AI之眼系列”智能家电,在“AI之眼”的帮助下,家电具备了“视力”:冰箱可以看清自己内部存放的是什么,并根据食材新鲜度提醒用户食用或购买;烤箱能够识别食材种类和大小,并自动调节温度和时长;抽油烟机能识别溢锅情况并自动调节燃气灶火力……

智能家居时代,防盗门也日益智能化。在浙江省永康市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馆,一款充满未来感的防盗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防盗门开门无需刷指纹或输入密码,当业主站在家门前一定距离,防盗门就能智能识别主人身份。“当前居民消费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升级’,人工智能融入家居环境已成为潮流。”据王力安防科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除了智能门外,该公司还拓展开发了包括智能门窗、智能床、智能餐桌等在内的一系列全屋智能家居产品,推动“单品智能”迈向“全场景主动服务”。

智能家电、智能门窗、智能眼镜、智能手机……智能化的生活如今已不再是遥远的事情。在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当前国产厂商研发的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实现了“智”变升级。

机器人成为生活好帮手

创新产品让科幻变成现实

除了一些传统产品的智能升级,智能科技也创造出许多极具未来感的新产品,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在今年的消博会上,外骨骼机器人就是一款极具关注度的智能产品。这种产品外形和功能酷似科幻片中钢铁战士身上的铠甲,曾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亮过相,是一种可穿戴的智能设备。穿上它的人能够借助其带来的支持和助力轻松抬起平时抬不动的重物,完成平时完成不了的动作。据这款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制企业——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种产品对穿戴它的人而言是一种力量代偿,比如一些登山者穿上它,可以更轻松地爬上山顶。过去,这类产品主要面向的是工业领域,近些年逐步开始向医疗、养老、户外等民用领域扩展。去年,傲鲨智能就有多款“千元级”轻量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发布,无论是价格上还是产品重量上显然都更适合普通消费者。

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可穿戴外骨骼设备已经在不少地方投入应用。在四川省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想登山又怕累的游客可以选择景区的外骨骼爬山助力器来帮忙。这种科技产品搭载多模态感知系统,能够智能识别人类行走、上下台阶等多种运动状态,自动为穿戴者提供助力,长达6到8小时的续航也足以支撑游客爬上山顶。不仅是青城山,今年,外骨骼机器人出租服务已在河南省灵宝市汉山旅游景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风景区等多个旅游景区上线,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由于租用预约过于火爆,一些景区已计划赶在“五一”假期来临前增加此类产品的投用数量。

除了外骨骼机器人,目前市场上热度较高的智能创新产品还有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就机器狗来说,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推出了多款机器狗产品,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在各类社交网站上,输入“机器狗”三个字,也可以看到消费者们上传的许多机器狗试用测评视频。在这些视频中,可以看到机器狗能走会跳,还可以打滚、握手、语音交互、给人带东西等。如今,一些国内的景区、科技馆、博物馆等地也可以看到机器狗的应用。有的是为了和游客互动娱乐,有的则是帮助工作人员运输重物上山。同时,一些养老社区也引进了机器狗,为老人提供聊天、监护等服务。

机器狗之外,人形机器人也从科幻电影中走出,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今年春晚,机器人扭秧歌的表演带火了宇树科技生产的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2月12日,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机器人在京东线上首发开售。虽然目前人形机器人已在搬运、送餐、陪护等工业和商业领域得到应用,但由于价格高、技术维护成本高等原因,人形机器人进入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还需一定时间。但相信不久的将来,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也会像其他智能电器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

衣食住行日益“智慧化”科技打造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力源生鲜厨房(锦绣乐园店),各类智慧设备给消费者们带来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消费者将要买的水果放在智能电子秤上,智能电子秤就能自动识别水果的种类,并进行称重、计费;商品货架上的电子价签除了能直观显示物品信息,还可在打折时间实现价签一键更新。超市售货员盘清勤介绍,超市原来的收银结算速度是平均40秒一位,有了智能设备之后缩减到了20秒,进一步节省了顾客时间,提升了购物体验感。

智能科技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各种好用的产品,也带来消费场景的创新,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在服装消费领域,网上买衣服没法试衣、看不到效果一度困扰着许多喜欢网购的消费者。但如今,一些电商平台上线了“AI试衣”功能,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输入自己的身高、体重等数据,或者上传自己的照片,就可以选择商品进行试穿,再根据效果决定是否下单。

在文旅领域,智慧旅游势头火热。在四川省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智能+文旅”为游客带来更多旅行乐趣。通过AI魔屏旅拍设备,游客无需换装即可轻松体验不同风格的个人旅拍写真,现场享受AI照片制作乐趣。景区的智能翻译屏可以对14种语言进行实时翻译,帮助外国游客与景区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无障碍交流。在大型沉浸式虚实共生的元宇宙场馆,游客可在虚拟影像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历史故事,甚至成为故事的参与者。不仅是四川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渗透至国内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从旅程规划、景区互动到沉浸式体验,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旅行乐趣。

在体育方面,智能设备能够通过对一些特殊训练场景的模拟,让体育爱好者可以就近进行模拟训练。比如,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届消博会上展示了数字滑雪模拟机,这个设备通过白色滑雪毯的运动以及速度、坡度的变化,来模拟真实雪场的滑雪状态,让滑雪爱好者一年四季都能进行滑雪训练。同时,该设备融合虚拟数字训练AI模型及视觉与动作捕捉传感器,能够对使用者的实时动作与关节姿态进行捕捉,帮助使用者提升自己的滑雪技巧。

咖啡店内,购买一杯智能咖啡机器人制作的咖啡;体育馆内,在智能健身设备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锻炼……智能消费的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展,从智慧餐饮、智慧零售到智慧体育、智慧文旅……各类智慧消费场景层出不穷。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构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等消费新场景,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等新模式,加快无人零售店、自提柜、云柜等新业态布局,支持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发展。加快建设和升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推出一批新型信息消费项目。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下,将会有众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涌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记者 王雅婧 )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