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领衔报道,中科星图“黑科技”实力抢镜中国航天大会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市举办。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在本届“中国航天日”活动期间,作为商业航天产业链整合者,中科星图及各赛道公司凭借在商业航天领域创新成果,获得央视、北京卫视、三沙卫视,以及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无锡日报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吸引了社会各界对中科星图发展的高度关注。

----部分媒体展示----

CCTV13

主场启动仪式上,由国家航天局倡议发起成立了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中科星图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代表公司签署了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倡议书。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将在国家航天局指导下,秉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创新、产业促进,开放合作、规范有序”的原则,携手商业航天企业在政策宣贯、标准制定、科技创新、供需对接、成果转化、产业融合、国际合作、舆论治理等关键领域务实开展工作,打造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CCTV7

中科星图携旗下星图天辰、星图测控、星图维天信、中科星光、星图地球等子公司及最新技术成果亮相“中国航天日”上海科普展现场,展示了基于环形网络的新一代火箭测量系统、洞察者商业航天测控产品、卫星信号智能一体化KS平台、商业航天气象海洋空间天气服务平台、星图云开放平台等一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获得央视等媒体关注。

北京卫视

在中科星图的展位上,旗下星图天辰展示了其首创的火箭环形网络测量系统。中科星图首席科学家张雯雯接受北京卫视记者采访表示,火箭测量系统相当于火箭的‘神经网络’。”“电缆网”简化为高效的“网线”布局,极大地降低了测量电缆设计与生产的难度,大幅缩短研制周期,同时减少了飞行器的负载,提升了火箭的整体性能。

三沙卫视

2024年,中科星图制定“4+2”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建设计划,包括4个卫星星座、1个全球测运控网络和运营服务中心和1朵空天信息“星图云”,积极开发航天综合电子系统。

中科星图副总裁、商业航天战略部总经理郝雪涛接受三沙卫视记者表示,中科星图研判市场发展趋势,立足自身优势,规划了太空算力星座、太空感知星座、商业气象星座、商业电磁星座。算力星座可以满足“天数天算”对太空计算的需求,气象星座可以满足面向航空航海、大众出行、灾害应急等精准气象服务需求。

上海证券报

“可回收火箭的逐步应用,对布局在火箭全箭的测点分布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要求。”张雯雯介绍,星图天辰自主研发的一套火箭环形网络测量系统,取代了一套庞大复杂、重量达几百公斤的电缆网,该系统由简洁的一个个传感器盒子和网线组成,不仅降低了飞行器的负载和价格,还提升了火箭数据监测的可靠性及数据回传效率。

证券日报

“从火箭的可重复利用到卫星的批量生产及多个大规模的星座部署落地,行业的创新力正在不断进步,但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郝雪涛认为,“商业航天产业链的根基还是要做好商业闭环,只有以应用为牵引才能更好的促使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筑牢根基,实现良性循环。企业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需脚踏实地做好产品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从而筑牢行业健康发展基石。”

无锡日报

来到中科星图的展台,你会发现这里展示着一个空天产品“矩阵”:中科星图的星图云开放平台等一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星图天辰的基于环形网络的火箭测量系统、星图测控的洞察者—空间信息分析基础平台、星图维天信的商业航天气象海洋空间天气服务平台等。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业内首个汇聚空天信息产业链多圈层能力的云平台——星图云平台。作为星图云能力对外开放的统一门户,星图云开放平台通过整合行业内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利用统一的技术、品牌、运营、营销等资源,打造空天信息产业在线聚合交易平台。

上一篇:蹲点笔记 | 跨越75载的两次相聚
下一篇:火遍全网的4岁小军娃,她的爸爸看完视频后鼻子却一阵阵发酸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