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铸就非凡荣光

①叶林伟 ②李萌 ③邓兰舟 ④高煜 ⑤吴嘉楠

本报记者 吴娜

在新征程的奋斗浪潮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平凡中创造伟大,诠释着新时代的劳模精神。近日,国新办邀请了5位日前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分享他们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展现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与担当。

大国重器背后的匠心坚守

四川德阳,不仅有闻名遐迩的三星堆,还是中国重装之都和高端装备科技城。其中有一台世界闻名的8万吨模锻压力机,其真机高达42米,总重量达2.2万吨,承担着航空重要锻件国产化的国家使命。叶林伟,国机集团中国二重的一线技术工人,正是这台大国重器的首位操作手。

多年来,叶林伟的日常工作围绕着这台8万吨模锻压力机展开,攻克一项又一项关键核心技术,助力众多航空高端模锻件诞生,全力支持了C919大飞机总装下线、首飞验证及后续商业运营。

叶林伟说:“能够参与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我们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感到无上的光荣。”为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他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他带着徒弟听设备声音,感受设备运行状态;锻炼徒弟心理素质,探讨设备及产品制造问题解决方案;让徒弟善于总结,将经验编写成标准化操作手册,最终形成内训课程。他以匠心托起大国重器的千钧重担,在平凡岗位铸就非凡成就。

用热爱改写“大粪妞儿”之名

李萌,一位从北京胡同里走出的姑娘,15年前带着部队赋予的坚韧,踏入了环卫领域,在北京市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时传祥所开启了别样人生。

初来乍到,她便被时传祥的事迹深深触动。参观时传祥纪念馆后,她了解到这位前辈在新中国成立后,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培养年轻的掏粪工人。李萌说:“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带好这25名年轻的掏粪工人,他说各行各业都有接班人,我们环卫工人也要及时补充接班人,我看到这些之后,觉得很有感染力。”

在三八女子班,班长李学玲这位全国劳动模范的经历也激励着李萌。当听闻班长曾在胡同公厕下水管道压塌、抽车无法进入时,带领姐妹们用粪桶一桶桶掏出污水、埋入新管线,李萌便立志成为像班长一样有担当的人。

李萌在工作中逐渐成长,收获了老百姓满满的认可。曾经,有人称呼她“大粪妞儿”,这让初听的她心里犯嘀咕,觉得对方对自己工作有偏见。但随着公厕革命推进,老百姓对环卫工作好评如潮,她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现在,李萌特别自豪被这么称呼。她笑着分享老百姓的反馈:“有的大爷跟我说‘萌萌,这个厕所的WiFi能不能限个点啊,我孙子有时候跑在里面上网玩游戏,我逮都逮不回来了’。”从最初被质疑到如今收获赞誉,李萌在环卫岗位上,用热爱和奉献诠释着自己的价值,也传承着时传祥的精神。

17年带货暖了深山乡亲心

邓兰舟,来自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一名农村客运司机。2008年,年仅23岁的他,因深知家乡五峰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给乡亲们带来的诸多影响与困惑,毅然成为五峰镇至麦庄村农村客运班线的司机。

从那时起,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意义的路,免费帮乡亲们带货。这一带,便是17年。最开始,或许只是想有份稳定工作,可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他对这份工作有了别样的情感。

为了避免遗忘乡亲们交代的货物,他养成了用本子记录的习惯,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每天要为老乡带的东西。不仅如此,他手机微信里的留言和聊天记录,也都是带货信息。17年里,他驾驶客车5000多个日夜,行驶山路总里程达90多万公里,且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从米、面、油、盐、鲜果、鱼肉,到肥料、种子、农具、药品等,他义务帮沿途村民捎带物资超过10万件,服务山里8000多名村民。这些年,他付出的是平凡点滴,收获的却是乡亲们满满的信任与关爱。邓兰舟表示,未来会一直在这条路上,持续为大家提供服务,带来更多便利。

“地铁女哪吒”的贴心服务

上海地铁虹桥站,面积达9.6万平方米,高煜就是这里的车站站长,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地铁女哪吒”。

高煜带来一张1993年5月28日上海首条地铁一号线开通时的照片,照片背后是“人民地铁人民建,为民之举靠人民”的初心使命。她的特色服务品牌“小煜流星轮”,源于一次服务经历。2011年,她遇到一位独自来虹桥火车站看高铁模样却不知如何回家的老人,这次经历让她决心打通“爱心接力”通道。

为解决枢纽站内服务难题,她开创“小煜流星轮”,用双轮电动平衡车串联两座车站服务距离,因其行动快速、视野开阔,被大家称为“风火轮”,她也成了“地铁女哪吒”。她还组建“铁三角服务联盟”,将市内几个大型火车站的地铁站联合起来,为特殊乘客打造畅通无阻的出行环境,如今这个联盟已扩充到长三角地区。高煜说:“我们在为人民建地铁、建人民想要的地铁,想乘客所想、急乘客所急,这也是我们未来一直会去做的事情。”

高原电网的“守卫兵”

在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上,清洁低碳的“绿电”沿着纵横交织的电网输送到祖国各地。吴嘉楠,就是守护这些电网的运维人员之一。

她所在的公司承担着青海境内65座超高压变电站和200多条共16000多公里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任务。吴嘉楠说:“我们就相当于是变电站的‘守卫兵’,通过日常对变电站的巡视维护和检修,确保将青海省内优质清洁的电能稳定地输送到祖国的千家万户。”

变电站一般建在远离城市的地方,330千伏的变电站有2到3个足球场大,通常两人值守;750千伏的变电站更大,4到5个人值守,难免孤独。吴嘉楠刚入职时,和师父开展熄灯巡视,师父说:“等你上班时间久了,就会爱上这种安静的环境,因为安静,意味着我们的站内正在平稳运行。”如今,她已入职12年,深刻理解了这句话。

2017年初,在塔拉滩上的塔拉750千伏变电站,暴雪天气导致750千伏母线压力报警,她和值班员迅速判断并处置,有效避免了电网冲击和设备损坏。她和同事们还应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提升运维管理质效。

上一篇:泽连斯基:美乌矿产协议将提交乌拉达批准
下一篇:哈工程助力AG600飞机“领证”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