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打时,“哭”和“笑”的宝宝,有2个明显差距

大家好,我是小丽~

宝宝的挨打的时候,是哭还是笑呢?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小月龄的宝宝对妈妈的打、骂一点都不怕,被打骂的时候反而会让宝宝更开心。

尤其是一岁之前,很多宝宝都是如此。

到了一岁之后,能够听懂说话的意思后,这个时候宝宝对爸妈的情绪表现开始重视起来了。

父母生气的时候,宝宝就会开始害怕。

那么挨打的时候,宝宝哭和笑到底是什么原因的,有2个明显的差距需要读懂。

一、理解上的差距

一岁之前,宝宝不会说话,所以也不懂爸妈骂自己、发脾气,所以宝宝面对这样的情况,会认为爸妈跟自己互动。

有的时候,爸妈越生气宝宝越开心、越兴奋。

所以,一岁之前,宝宝的理解能力几乎是为零,所以也要注意正确的应对方式。

宝宝成长中自然也是有一些不被待见的表现,面对这样的表现爸妈要做的不生气,动手打宝宝。

更多是“冷处理”。

如果宝宝表现能够获得爸妈的关注,宝宝也会很机敏的喜欢通过这样的方式跟爸妈互动,获得爸妈的回应。

尤其是宝宝喜欢丢东西的时候,冷处理是最佳的处理方式,慢慢宝宝就会失去兴趣。

二、安全感的差距

挨打的时候,哭和笑,其实也是安全感上的差距。

当宝宝有足够安全感的时候,自然会心情愉悦,尤其是一岁之前对安全感的需求很高。

爸妈对宝宝有情绪表现,宝宝可能会获得安全感,就会很开心。

一岁之后,宝宝有表达能力,也有理解能力,安全感的差距自然也会很大。

当爸妈开始打骂的时候,宝宝反而会感受到恐惧,开始哭、害怕。

所以,宝宝挨打、挨骂的时候,哭和笑的差距是很大的。

尤其是一岁分水岭,普遍宝宝一岁前都是笑容挂在嘴边的,无论爸妈怎么说自己。

但是一岁之后,理解能力好了,父母的情绪也会共情。

当爸妈生气、不开心的时候,宝宝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更别说是打骂宝宝的。

以往,打骂是很传统的一种教育方式。

但是,这样的方式也是不被待见的,对宝宝的心理伤害打击是很大的。

长期打骂宝宝也很容易造成心理恐惧,生活在阴影当中,这也对宝宝的心智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每个宝宝都是很脆弱的,所以也要丰富自己的小知识,为宝宝的成长发育保驾护航,别人不说自己也要清楚,早知道约好。

【图源自网络,侵联删】

发布于:广东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