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天然的馈赠”
能为宝宝补充营养
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喂养过程中
还能增进妈妈和宝宝的感情
简单3步
帮新手妈妈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快跟着小圈一起来看看吧~
01
母乳喂养的4大好处
补充营养:
母乳的营养成分是最天然也是最全面的,是“天然的馈赠”。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免疫生物活性物质等,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减少腹泻、肺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发病几率。
预防疾病:
除了母乳中含有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的各种营养物质,母乳喂养时,宝宝跟妈妈皮肤接触及其他因素,也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提高宝宝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
此外,母乳中还含有瘦素,可以减少宝宝成年后发生肥胖的几率。
促进大脑发育:
母乳中还含有DHA,可以帮助宝宝大脑发育,增强宝宝学习能力,对于保护视力也有一定帮助。
增进母子感情:
母乳喂养的过程是一个亲密接触的过程,有助于妈妈释放母爱与增强责任心,也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安全感。
02
3步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姿势
母乳喂养常见姿势有五种,比如摇篮式、侧卧式、交叉式、橄榄球式、半躺式,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不论哪种姿势,都要注意这3个要点。
1.婴儿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2.婴儿鼻头对着乳头;
3.婴儿身体贴近乳房。
第二步:轻托乳房
大拇指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指在乳房下方,呈C字型将乳房轻轻托起,让宝宝含住乳头,轻轻挤压乳房,帮助分泌乳汁。
第三步:注意观察
听:
当乳汁流到宝宝口腔里后,如果宝宝发出了“咕咚咕咚”吞咽的声音,就说明宝宝喝到了母乳。
看:
吸吮过程中,如果宝宝的小脸鼓鼓的,嘴唇像鱼唇一样往外翻,就是比较正确的姿势。
注意:
1.宝宝含上乳头后,如果乳头特别疼,那么可能是喂奶姿势不正确,可以轻轻触碰宝宝的下颌,让宝宝重新含乳。
2.一般情况下,建议母乳喂养到宝宝2岁。
03
破解难题
应对喂养困境
按需喂养还是按时喂养?
宝宝刚出生时,胃部容量比较小,妈妈的奶量可能也比较少,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按需喂养。
当宝宝胃部容量逐渐增大,妈妈的奶量也逐渐增多,就可以逐渐转变为按时喂养,比如宝宝满月前后。
奶量不足需要大补特补吗?
哺乳期女性可根据“多样不过量”的原则适当增加营养,但不宜大补特补,比如喝油脂含量特别高的浓汤。
一般情况下,哺乳期女性每日汤+水的摄入量要达到2100毫升,注意喝汤时不能只喝汤,要将肉一起吃下去,补充优质蛋白质。
还可以适量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比如鸡蛋、牛奶、鱼肉、鸡肉、牛肉等,合理补充维生素D,谷薯类、蔬菜水果类、大豆坚果类食物也不能少。
黄疸和肠胀气是母乳的错?
黄疸分为母乳不足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
母乳不足性黄疸:
宝宝没吃够母乳或者奶粉,导致被破坏的胆红素无法排出,又被血液重新吸收了,从而发生黄疸。
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酶,会导致胆红素回吸收的比例增加,这种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达到病理性黄疸的程度,可以通过监测,在安全的情况下继续母乳喂养。
肠胀气则是母乳喂养、奶粉喂养中都会出现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宝宝对于母乳、奶粉中的乳糖分解代谢能力还未成熟,要给宝宝一段时间,让胃肠道系统逐渐成熟、适应。
乳房疼痛忍忍就好了?
哺乳过程中出现乳房疼痛,可能是由于乳头疼痛敏感性高、喂奶姿势不正确、乳头外伤等原因导致的,可通过调整喂奶姿势、喂奶顺序等方式帮助缓解疼痛,但如果妈妈已经出现了发热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
母乳喂养小贴士
一、母乳喂养的4大好处:
补充营养、预防疾病、促进大脑发育、增进母子感情。
二、3步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选择合适的姿势、轻托乳房、注意观察。
三、破解难题,应对喂养困境:
● 宝宝刚出生时选择按需喂养,在妈妈母乳充足时可以逐渐转变为按时喂养。
● 哺乳期女性每日汤+水的摄入量要达到2100毫升。
●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可能都会产生黄疸和肠胀气。
●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如果出现了发热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