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60岁才明白,别在兄弟姐妹面前做这3事!容易伤感情

我今年60岁了。看着孩子们在身边成长,心里挺暖和。这些年和兄弟姐妹们相处,我慢慢体会到:有些事情,最好不要当着他们的面做,做多了,再亲的感情也可能出现小疙瘩。今天跟大家聊聊我的体会,希望兄弟姐妹间的情分,都能好好珍惜。

一、别炫耀“我钱多”或“我过得好”

我们村老张家的事,我印象很深。她大女儿过得不错,也孝顺,常给老人买东西。这本是好事,可问题在于她总在家人面前显摆。有回她指着自己的包对妹妹说:“瞧,值三万呢!”另一次又说妹妹的衣服旧。开始时大家笑笑,后来她妹妹干脆不来聚会了,私下跟我说:“听她说这些,心里挺难受的,好像自己活得挺差劲的。”

这让我明白,兄弟姐妹间最怕比来比去。谁家日子好过,是福气,但别让这种比较伤了人心。去年我儿子买了新房,我就特意提醒儿子:“去看舅舅别提房子的事,他家孩子还在租房,别让人听了心里不舒服。”亲情啊,真不是你高我低的攀比场。看见兄弟姐妹好,咱们打心里跟着高兴,这才是亲人该有的样子。

二、别当着人面说“某某不好”

这事我自己吃过亏。早些年,弟弟和妹妹为照顾爸妈的事有点争执。我一时生气,对弟弟说了句:“你妹这人有点只顾自己小家了。”没想到这话传到了妹妹耳朵里,她为这事,半年没理我。这才让我彻底明白:兄弟姐妹间有点小摩擦,最要命的就是“传话”和“站队”。

后来我想通了:有啥想法,最好当面沟通。关起门来,自家事自家商量解决。前些日子,儿子和儿媳妇为小事拌嘴,我妹妹想跟我说道说道。我马上劝住了她:“咱们别掺和进去,让他们小两口自己处理。”结果没两天,两人就和好了,我们反倒省心了。

三、别过多插手人家的家事

我们邻居王婶就是个例子。她总去二儿子家,对儿媳妇带孩子的方式指指点点:奶粉牌子不对、辅食做得不行。时间久了,儿媳妇忍不住了:“妈,您儿子家的事,您能不能少管点?”一番好意,反倒得罪了人。

说实话,老一辈和晚辈之间,兄弟姐妹成家后闹矛盾,常常是管得太多太细了。各家有各家的日子,再亲近,也得留点空间,手不要伸太长。我家孙女有段时间青春期倔了些,我儿子管得比较严。我看着孙女委屈,忍不住想插嘴。我家老伴提醒我:“让他们自己处理吧,孩子有孩子的路。”我听了没插手。过段时间,他们父女自己沟通好了。我也觉得踏实,不用两头为难了。

活到60岁的感受:手足情分,需要用心呵护

到了60岁,我更明白了:兄弟姐妹是血脉至亲,这情分像块温润的玉,得小心暖着、护着才长久。年轻时觉得一家人就该不分你我,现在更懂得,再亲近,也要知道分寸。父母离开后,兄弟姐妹就是这世上最亲的人了。那些炫耀、背后议论、管得太宽,就像给玉石上留下小划痕,看着不明显,但日积月累,这份情也就淡了伤了。

上个月,我和两个姐姐一起吃饭。我说起带孙子的辛苦,二姐马上说:“是啊,年轻人都不容易,我那儿媳妇也辛苦,我们做长辈的多体谅些。”听她这么说,我心里一下子敞亮了:少点比较心,少操些管不了的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这才是让兄弟姐妹情分长长久久的道理。

现在每天看着孙子孙女长大。我常想,等有一天我们不在了,他们这些表兄弟姐妹之间,就是最亲的依靠。我们这代人经历过不少,更知道“家和”的金贵。

以我这六十年的经验看,跟兄弟姐妹相处,这几点可能有点用:

见面多聊聊家常,孩子的成长,家里的趣事,少比谁家钱多、房子大;

兄弟姐妹自家有点小矛盾,咱们别急着传话,让他们关起门商量;

各家有各家的过法,咱们的意见改成“你看这样行不行?”比“你应该怎样”听着舒服多了,情意也更暖。

各位,大家和自家兄弟姐妹相处,是不是也有过类似体会?欢迎一块聊聊。

发布于:浙江

上一篇:巴金:废园外
下一篇:兄弟姐妹相处,聪明人都“三不帮”,越不帮关系越亲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