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河南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医生从医院六楼坠楼,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去世,震惊社会。
邵医生从业20余年,接生超3万例,获评“河南省优秀妇产科医师”“周口最美医生”等荣誉,以温柔细心著称。然而,三起医疗纠纷引发的长期网络暴力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其中一例医疗纠纷中,一名怀第三胎的产妇因胎儿较大,邵医生多次建议剖腹产,并明确告知顺产可能导致子宫破裂的严重风险。产妇及家属执意选择顺产,并签署了风险同意书。然而,分娩过程中,产妇子宫破裂,胎儿进入腹腔窒息死亡,产妇经紧急抢救保住性命。
事后,家属败诉却不甘心,在抖音发布视频,造谣邵医生“为练手致胎儿死亡”,恶意剪辑内容吸引大量网络水军攻击。
家属持续7个月对邵医生进行网络暴力,诬陷其“害死胎儿”“谋利”。最终,邵医生不堪重负,于8月1日发布告别视频,表达绝望后跳楼。
为什么分娩时子宫会破裂?
子宫破裂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指子宫壁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发生部分或完全撕裂。常见原因包括:
疤痕子宫:既往剖腹产或子宫手术留下的瘢痕组织强度较低,子宫收缩时易撕裂。研究显示,疤痕子宫顺产破裂风险为0.5%-2%,远高于无瘢痕子宫。
胎儿过大:胎儿体重超4公斤或头围过大,增加子宫张力,顺产时可能导致破裂。在邵医生案例中,产妇怀第三胎,胎儿较大是重要风险因素。
强烈子宫收缩:自然分娩或使用催产素可能引发过度收缩,疤痕子宫难以承受。
多胎妊娠或经产妇:多次妊娠容易使子宫壁变薄,破裂风险增加。 子宫破裂多发生于分娩活跃期,表现为剧烈腹痛、胎心异常或休克,需立即手术。
子宫破裂后,胎儿可能通过裂口进入腹腔,导致严重后果:
脐带受压或断裂:胎儿进入腹腔后,脐带可能被挤压或撕裂,阻断氧气和营养供给。即使脐带未完全断裂,腹腔压力变化也可能压迫脐带血管,造成胎儿缺氧。
胎盘剥离:破裂常伴随胎盘部分或完全剥离,切断胎儿氧气来源。胎儿缺氧超过5-10分钟即可导致不可逆脑损伤或死亡。
腹腔环境:腹腔缺乏子宫内的羊水保护,胎儿暴露于不适宜环境中,加剧窒息风险。
在邵医生案例中,胎儿因子宫破裂进入腹腔,迅速窒息死亡。尽管产妇经抢救保命,但胎儿的结局不可挽回,凸显了子宫破裂的凶险性。
明知风险,为何仍执意顺产?
临床上,尽管医生反复告知疤痕子宫顺产的风险,部分产妇及家属仍选择顺产,原因复杂:
一些家属认为顺产“更自然”“对孩子好”,或受“剖腹产影响孩子健康”的传言误导。重男轻女观念也可能起作用,如认为顺产可“保住男孩”。
经济上,剖腹产费用约1-2万元,顺产约3000-5000元,部分家庭因经济压力拒绝手术。
对风险认知不足:疤痕子宫破裂的概率看似不高,但后果致命。家属可能低估风险,或认为“别人顺产没事,我也可以”。
在部分地区,婆家或长辈主导分娩决策,产妇缺乏自主权。例如2017年榆林孕妇跳楼事件中,产妇马某某因家属拒绝剖腹产签字而绝望轻生,就反映了类似问题。
另外,基层地区医学知识普及不足,产妇及家属可能不信任医生建议,或误信网络谣言。
如何避免子宫破裂?
如果希望顺产,但又有剖腹产、子宫肌瘤手术或其他子宫手术史的女性,应在孕前咨询产科医生,评估子宫瘢痕状况。B超或MRI可检查瘢痕厚度,判断顺产风险。同时,要通过孕期营养管理,避免胎儿过大,体重不大于4公斤。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大小,必要时提前计划剖腹产。
多次妊娠增加子宫破裂风险,建议生育间隔至少2年,第三胎以上需格外谨慎。
分娩时,选择具备产科急救能力的医院,确保能应对子宫破裂等紧急情况。若医生建议剖腹产,产妇应认真对待,尤其是疤痕子宫或胎儿过大的情况。要求医生详细解释风险,记录沟通内容。
产妇应在分娩前明确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意愿,如希望剖腹产,并要求记录。疼痛剧烈或胎心异常时,及时要求医生重新评估。在知情同意书上明确自己的意愿,即使家属反对手术,也可要求医院记录产妇本人的决定,必要时寻求伦理委员会支持。
若家属拒绝手术,产妇可联系信任的亲友、拨打12320卫生热线或110报警,说明生命受威胁,请求干预。
分娩疼痛可能导致情绪失控,产妇可通过深呼吸或与医护人员倾诉缓解压力,保持冷静以争取最佳治疗。
结语:从悲剧到反思
邵医生的跳楼事件是一场由医患矛盾、网络暴力与社会观念落后交织的悲剧。
子宫破裂纠纷中,家属的无知与执意顺产导致胎儿死亡,却将怒火转向挽救生命的医生,网络暴力最终摧毁了邵医生的心理防线。与2017年榆林孕妇跳楼事件类似,这两起悲剧均暴露了医患信任危机、患者自主权受限及重男轻女观念的危害。
子宫破裂作为产科急症,风险高、后果重,产妇应通过孕前评估、孕期管理及分娩时主动沟通降低风险。面对家属的非理性决定,产妇需明确表达意愿、寻求医护支持并利用法律途径保护自己。
邵医生的遗愿是“正名”,真相的还原与制度的改进是对她最好的告慰。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让生命得到应有的尊重。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