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垄断!中国数据库交出关键答卷:本地部署首超甲骨文!

数据是AI时代的核心资产,数据库则是承载数据价值的基石。作为全球知名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曾是数据库领域的绝对巨头。而近日,根据《金融电子化》对国有六大商业银行使用数据库情况的调研结果,曾经无处不在的甲骨文数据库,如今仅存在于“少量业务系统”。取而代之的,是GaussDB、TDSQL、OceanBase、GoldenDB、TiDB等国产数据库。其中,华为云GaussDB拔得头筹,业务系统应用占比最高。早些时候IDC《2024年下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跟踪报告》也显示:华为云数据库以13.9%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占据中国数据库市场霸主地位数十年的甲骨文,登顶中国本地部署市场第一的宝座。

如何把握数据自主权

想要了解数据库在IT架构中的核心价值,就要了解它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所处的位置。据相关专家介绍,在IT架构里,数据库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上接业务应用,下连操作系统与芯片,是保障系统稳定的“腰部力量”,因此被誉为“软件皇冠上的明珠”。随着国际科技竞争加剧,数据库领域的自主可控,已成为维护国家技术主权、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重要需求。

回溯甲骨文等国外软件巨头在中国发展数据库业务的历史:1989年甲骨文正式进入中国后,迅速在深圳、北京等城市布局研发中心,短短几年内市场份额接近100%,成为名副其实的“数据霸主”。转折点出现在 2019年5月,根据公开报道,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首批裁员约900余人,占总人数近六成,整个中心或面临整体裁撤。传统IT厂商在云时代走向没落,其在华业务被迅速崛起的中国企业取而代之。与此同时,国产数据库正打破国外公司的垄断,重构中国数据库市场的“新版图”。

国产数据库突破垄断壁垒,靠的是性能、可靠性、安全、智能化等几大硬实力

突围从来都不是易事,华为云GaussDB等国产数据库突破垄断壁垒,正源于性能、可靠性、安全、智能化等几大硬实力。

据业内专家介绍,首先是华为云GaussDB实现了两大颠覆性变革:一个是性能和可靠性的飞跃。同等硬件配置下,事务处理能力达业界2倍,3节点集群每分钟可完成380万笔交易,相当于每秒6333笔,这个性能提升的背后是架构的升级,从传统的主备架构变成了多写架构,并且通过去中心化时钟、页面反亲和算法等技术,实现极致的高性能。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6秒内,这意味着即使核心系统突发崩溃,业务中断影响将被压缩至一次深呼吸的时间,对比传统方案30分钟以上的业务停滞有了质的飞跃,其中包含了诸如邻居故障检测算法等黑科技。未来在基于灵衢架构的超节点技术加持下,GaussDB数据库将助力企业提升更好的产品性能。二是透明替换。用户可像更换汽车轮胎般轻松替换原有的传统数据库,实现业务免改无缝上云,老系统在无感知状态下完成引擎升级,像使用单机数据库一样使用分布式数据库。而传统改造如同拆解精密炸弹,不仅需耗时3-6个月重写架构,更可能因业务逻辑混乱导致项目失败。

面对企业IT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历史难题,GaussDB的三层池化解耦技术,显著提升了云数据库的弹性能力;计算、内存、存储三大独立模块可以分开弹性,不用再担心比如计算资源不够需要扩容的时候还要把内存一起扩,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是安全性。GaussDB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国际/国内双CC EAL4+最高安全等级认证的数据库,也是国内首个通过信通院防篡改数据库评测、首批通过全密态数据库评测的产品。其独有的“数算存协同数据安全保护方案”,构筑了业界领先的“四防”体系:防仿冒(GaussRecorder双向认证)、防攻击(鲲鹏TEE机密虚机可信软硬件)、防篡改(GaussRecorder数据链式校验+WORM存储)、防勒索(RPO=0解决方案),确保核心数据零丢失。

最后是智能化体验。通过AI融合语义数据库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智能助手帮助用户高效管数。GaussDB Doer智能助手可提供全流程智能的开发和运维体验,AI智能数据库支持故障场景分钟级诊断,准确度达90%,健康体检效率提升100%。

技术实力最终要经得起大规模、高压力核心业务场景的检验。邮储银行采用GaussDB构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成功支撑6.5亿个人客户、日均20亿笔交易、峰值6.7万笔/秒的处理能力,性能远超原有系统;工商银行的案例也颇具代表性,原采用Oracle双集群方案时,故障恢复时间长达15-30分钟,存在显著的业务中断风险。而迁移至华为云GaussDB后,其双集群强一致方案实现了RPO=0(零数据丢失)的突破性保障,同时将RTO压缩至2分钟,整体恢复效率提升达10倍。可以说,GaussDB不仅解决了传统架构的痛点,更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金融级数据库的容灾标准。

从“可用”到“好用”,打造企业的“更优选择”

据介绍,如今,GaussDB已从金融领域延伸至政府、能源等关键场景。邮储银行基于GaussDB打造的统一查询系统扩容工程入选数据库专项典型案例,验证了国产数据库的 “好用” 而非仅 “可用”。基于对云原生数据库趋势的预判,华为云早于三年前牵头推动国家标准立项,明确定义云原生数据库的池化架构、灵活的弹性伸缩能力、高效的云资源利用率等核心特性,为产业划定技术方向。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数据库的全栈自主,以GaussDB为代表的国产数据库,正构筑起中国IT产业的“护城河”,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底座”。

“给世界一个更优选择”,是 GaussDB 的目标,更是实践验证的结论:邮储银行的大规模核心系统、工商银行的高可用方案,均印证了国产数据库的实力。在云原生、分布式、AI 融合的浪潮下,凭借全栈自主、卓越性能、可靠安全、智能运维的硬实力,以 GaussDB 为代表的中国数据库,不仅是中国企业打破“数据枷锁”的利器,更具备为全球用户提供比传统巨头更优解的底气。

从IDC报告上的13.9%,到国有六大商业银行核心系统中占比第一,这些数据共同证明了一件事:当核心数据库不再受制于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才能真正驶入快车道。

审核 | 卢长银

编辑 | 徐璐明

校对 | 吴锦

上一篇:DeepSeek V3.1 Base突袭上线!击败Claude 4编程爆表,全网在蹲R2和V4
下一篇:小米全新自带线超薄充电宝发布:5000mAh 兼容苹果、华为手机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