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多措并举提振汽车消费 8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超55%

汽车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发力点之一。

9月5日,南京公布新一轮消费补贴活动,提出即日起至年底,对个人消费者在活动商户购买乘用车新车的,按照新车发票含税价分档补贴,最高补贴8000元。

上半年的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有效促进了消费增长。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消费补贴有效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8.9%,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0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车保有量较高的城市之外,国家对下沉市场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下乡、“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等活动的实施开展,全方位激活市场活力,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汽车下乡,覆盖面扩容

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今年新能源乘用车已累计零售753.5万辆,同比增长25%。新能源乘用车已连续6个月渗透率超过50%,8月渗透率更是首次突破55%。

在新能源车逐渐占据主流的过程中,下沉市场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下乡活动启动以来,新能源车下乡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500万辆大关。随着新一轮新能源车下乡活动的开展,这一数据将迎来进一步增长。

今年5月,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相比以往,今年的活动车型扩充到124款,覆盖面不断扩大。

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的车型实现了不同价位多种品类的覆盖,既有五菱宏光MINIEV这样的微型小车,也有特斯拉、蔚来等品牌的高端车型,能够满足不同购车群体的用途,体现了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升级,也体现了新能源车市场供给的多元化。

尽管新能源车销量不断增长,但在农村地区,新能源车消费也存在一些“堵点”。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农村地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较低,不少农村家庭只能用家用220V慢充,而新能源车电池容量不断增大,充电效率不断提升,现有的充电设施难以满足需求。此外,新能源车维修保养服务大多数位于城市地区,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下乡活动不仅涉及汽车销售,相关部门还将组织售后维保服务企业、充换电服务企业、金融服务企业等协同下乡,持续优化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应用配套环境。

张翔建议,新能源车的相关服务在农村地区要因地制宜。充电方面,农村地区需要建设更多通用充电桩,不能各自为政;售后方面,不能像城市地区一样每个品牌单独建立售后服务点,而要建立综合性服务网点,才能覆盖农村地区更多消费者。

“千县万镇”活动助力汽车消费

在新能源车下乡活动开展不久,6月,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在2025年7月至12月,各地应加强新能源汽车供需对接、新品发布,推动完善县乡地区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助力新能源汽车下乡。

《通知》要求,各地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场地内普遍设置汽车以旧换新专区,组织推出更多适销对路新能源车型,更好满足县乡地区群众多样化购车需求。同时,指导活动承办单位和参与主体规范使用汽车以旧换新海报标语等宣传物料,加强政策宣传推广,持续营造促消费氛围。

“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山东站)已于8月15日启动。活动落实国家以旧换新及报废补贴政策,现场特设“政策解读区”与“咨询服务区”,工作人员一对一讲解补贴细则。联合车企与金融机构推出的“政策包”涵盖购车补贴、置换福利、特价车型等,确保消费者便捷享受实惠。

数据显示,山东上半年社零总额增速领先全国,汽车报废更新申请量达24.7万辆,居全国首位。本次活动有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调研显示,下沉市场用户“性价比”需求特质明显,增换购是其主要购车形式,换购需求更大。下沉市场用户受汽车政策影响程度大于一二线城市用户,尤其以无车用户受到政策优惠刺激最强。

为进一步提升下沉市场的消费活力,让以旧换新政策惠及更多消费群体,“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叠加汽车以旧换新活动,将使政策效应最大化。

此外,各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与优惠也不断加码,南京便是最新案例。9月5日,南京公布新一轮汽车消费补贴活动,9月5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个人消费者在活动商户购买乘用车新车的,按照新车发票含税价分档补贴,最高补贴8000元。在业内看来,各地促消费政策将与国家层面的政策形成合力,共同助力下半年新能源车产销两旺。

创新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在以旧换新和消费补贴之外,《通知》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与试点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谋划开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场推介、试驾体验等活动,在安全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高阶智能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同时,创新打造汽车后市场消费场景,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对于这一举措,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当前,汽车消费正从单纯购车向房车露营、改装、赛事等多场景拓展,商旅文体健融合成为新趋势。

对于汽车后市场消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此前表示,国家正在提倡汽车消费,汽车后市场消费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汽车逐渐普及,相当比例的家庭都拥有了汽车。除了维修、保养等刚性需求,还要考虑非刚性需求,提升生活品质,使老百姓有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自驾游、汽车改装、房车以及汽车赛事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参与。促进汽车消费,同时从购买端和使用端进行引导,可以进一步激发汽车消费潜力,也有望促进汽车文化以及相关供应链的规模化,带动一批产业发展。”罗磊说道。

展望后市,洪勇认为,随着新能源车成本下降、技术升级与政策支持形成合力,叠加消费季等活动的推动,2025年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向好,尤其在县域有望加速渗透。

(作者:张旭 编辑:黄剑)

上一篇:深空经济万亿美元蓝海启幕 商业航天与长线资本成破局关键
下一篇:5年半规模增长8倍!朱永强功成身退 信达澳亚基金实现从百亿到千亿的 “跨越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