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机构,最新发声!

【导读】中外资机构:美联储降息利好新兴市场,继续看好中国股市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编者按】中国基金报每月邀请中外资金融机构的代表,分享他们对全球经济及重大事件的分析与评判。

本期受邀嘉宾是:

高腾国际权益CIO 李宇

宏利基金资产配置部兼策略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 张晓龙

南方东英量化投资部主管 王毅

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副主管 卢里

继续看多中国股市

中国基金报:站在当前阶段展望四季度,你是否看好港股及A股?影响其走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李宇:当前,我们看好中国股市。鉴于前两年基数太低,即便近期涨幅达60%~70%,很多标的也只是回到“估值中位数”。当然,涨得快了,出现短期波动或回调也实属正常。

主要影响因素一是企业业绩在三季度和四季度能否“筑底回升”。当估值修复到一定程度后,市场会更关注“业绩是否能跟上估值”——如果业绩持续回暖,股市走势会更稳;如果业绩下滑,估值修复可能会中断。

二是须重点关注CPI、PPI数据。如果持续通缩,企业盈利会受抑制,消费信心也会不足;但如果通胀能温和回升,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直接利好股市。

张晓龙:A股核心逻辑在于全球流动性宽松,叠加国内财政政策发力,我们有望看到万得全A的每股盈利(EPS)在今年由负转正。历史数据显示,在过去几轮EPS触底转正的过程中,A股市场,尤其是沪深300和创业板指数,均取得了可观的正收益。当前的盈利修复进程仍能得到PMI、M1等数据的支撑,行情具备基本面基础。

其中,我们长期看好红利策略的配置价值,其在“资产荒”背景下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属性稀缺;同时,流动性宽松也利好成长股的表现。

王毅:相对A股走势,港股投资更值得期待。

境外资金面上看,港股占整个MSCI中国指数的80%左右,外资在重新调整新兴市场比重,从印度回流中国时,必然需要配置大量港股。

从港股定位来看,香港市场重启的火爆IPO背后,其实是丰富港股中国行业龙头的长期趋势。境外机构对于宁德时代、恒瑞医及紫金矿业等个股的关注度和二级市场参与度都提升明显。

另外,港股有更多中国主题稀缺标的,如创新药互联网平台等。这些主题今年都遇到了颠覆性逻辑,我们也看到这类标的今年实现了创纪录的资金流入。

目前,港股表现估值修复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未来长期延续性走势,需要未来盈利预期的确认和产业逻辑的实现。

中国基金报:你如何看待近期科技板块的回调?影响中国科技股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王毅:目前市场交易中国主题,一方面是AI回归中美竞争格局,两边同时下注成为共识;另一方面,在境内低息和境外降息的环境下,高息产品的需求也一直保持强劲。

科技板块本身就有波动性较高的特点,政策因素和开发进程、公司资本开支计划,甚至外贸关税政策都有可能引发目前AI主题的波动。

但长期看,因为DeepSeek的出现,中国科技主题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向,重新回到全球资产配置的范围内的趋势已经形成。

硬件方面,中国是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但在很多领域国产化率相对较低,这为硬件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提供了想象空间。

软件方面,中国的应用端有强大的历史业绩背书,还有庞大的市场和用户,是AI应用开发的决定性先天优势。

李宇:影响科技股中短期走势的核心因素是“资金切换”。短期内基本面和政策面不会有大变化——政策肯定会继续支持,企业基本面也不错。但过去几个月科技股涨得太快,很多标的估值已经偏高。未来科技股走势取决于资金是否会做高低切换——比如从“基本面好但涨幅过大、估值过高”的公司,切换到“基本面一般但涨幅小、估值低”的标的。

目前我们比较看好偏周期性的板块,比如大宗商品相关板块、制造业板块,这些领域的风险收益比相对更好。

美联储降息利好风险资产

中国基金报: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影响几何?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资金流向?

李宇:在美国经济未出现衰退时,美联储进行预防式降息利好美国经济,对股市也是利好:资金成本下降,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货币市场及短债等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会减弱,资金更倾向于流入股市。

对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也会更有利。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开启较大规模降息时,美元通常会走弱,这种环境下,新兴市场会更容易吸引资金流入。

卢里:过去数周,市场主要围绕流动性宽松主线进行交易。市场进一步意识到,特朗普有较大意愿压低利率曲线,维持货币宽松,若有需要亦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点进一步推动美联储转向扩表。货币宽松叠加财政刺激,美国的政策选择仍然是尽力维持较高的名义增速水平,减轻关税等,同时通过AI技术革命等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的重构。

从全球资金流而言,这将进一步带动流动性宽松及弱美元格局,助推全球资金再平衡主题的延续,亚洲等新兴市场相对更为受益。在此逻辑链条下,全球股票、金银铜等金属得到支撑,美元及美元中短端利率下行,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这也与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实际走势基本一致。

王毅:9月美联储再次开启降息之后,市场整体倾向于全面看多各类风险资产,从股票信用资产到黄金都受到投资者追捧。

黄金仍具有不错的配置价值

慎防波动风险

中国基金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会否继续创新高?

李宇:支撑黄金等贵金属价格上涨的因素,首先是美元走弱,这对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来说是直接利好。

其次,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当前市场对法币信任度的下降:过去几年,以美国、欧洲为代表的央行大规模“印钱”,信用货币超发严重,市场亟寻找一种“能锚定价值”的资产。黄金作为天然的避险保值工具,成为重要选择。

此外,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加剧,也会进一步提升贵金属的避险需求。

不过,我个人认为,目前贵金属的“性价比”已经不高。虽然很可能继续上涨,但未来12年,其他大宗商品的涨幅大概率会超过黄金。

张晓龙:近期金价突破前高,背后是三大逻辑共振。首先是逆全球化趋势下,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其次是信用货币信任危机,全球央行此前的大量货币投放催生了寻找硬通货的需求。最后是降息周期的流动性吸纳效应。逆全球化下,货币信用走弱,黄金仍具有不错的配置价值。

王毅:近期,大量资金流入黄金ETF产品,推高了现货黄金的需求。

白银作为黄金替代品却又有工业属性,长期可能与黄金共振,但也会受到工业属性供需因素影响。所以,白银是否能突破新高未必和黄金新高对等或者同时发生。

卢里:支撑黄金等贵金属价格的若干主要因素仍然存在,需要指出的是,贵金属价格同样受到实际利率、美元走势、市场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性较高,投资者应充分认知相关风险。

美国科技股牛市尚未结束

中国基金报:你如何看待美股,尤其是美国科技股中长期走势?

李宇:虽然当前美国科技股仍处于相对高位,但尚未看到明显“见顶”的迹象,美国科技股的牛市尚未彻底结束。当然,毕竟当前估值很高,长期回报大概率不会太理想。

随着近年来中国企业和科研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中美之间科技实力的差距正在收窄。最直观的例子是汽车行业,现在,国内电动车的很多型号各方面都不输欧洲的豪车,甚至更好,价格却只有这些豪车30%~40%。

在AI这一最热门的赛道,全球只有中国能和美国竞争。在软件领域,随着DeepSeek横空出世,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显著缩小。而在硬件领域,虽然中美差距在不少细分领域有所缩小,但仍存在“卡脖子”问题,还缺乏一个类似DeepSeek这样的“突破性进展”,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这样的进展出现。

王毅:目前美股七巨头的交易又重新回到了市场最拥挤的交易,一致预期还是交易AI主题的条件下,目前除了美国银行板块,暂时还没有其他方向有明显的盈利增长超预期的可能。随着周末Sora 2.0上线引发算力不足的担忧,以及未来应用对于芯片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美国科技主题暂时没有看到会遭到资金抛弃的长期趋势。

张晓龙:在流动性宽松的非危机模式下,科技股通常有较好表现。利率下行对过去十几年驱动中美股市上涨的回购资金亦有明显吸引力——借贷成本降低,回购行为更易推动股价上涨。此轮上涨中,中美股市均聚焦人工智能,全球多国均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加速投资。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陈思扬

上一篇:储能,下一个投资“风暴眼”
下一篇:金正恩:若美国无视地区诸国安全忧虑 朝鲜将采取军事技术措施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