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年纪啊,越来越懂得一家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的日子最珍贵。没事儿和亲戚邻居串串门,也挺热闹开心的。不过这些年下来,我也有点自己的体会:有些亲戚邻居那儿,稍微少走动一些,自己心里反而更清静、更舒坦。
1. 习惯比较的亲戚家,去多了累得慌
我有个远房表姐。早些年,我们家条件一般,大家走动不多。后来儿子工作上进步了点,家里情况稍微好些,这位表姐就经常叫我去她家坐坐聊天。
有一回我没推掉就去了。聊着聊着,她就说起女儿嫁得很好,儿子在城里买了多大的房子……说着说着,就提到我们家:“你们家孩子也挺努力,不过跟我们家孩子比,可能还差着点意思吧。”这话听了心里不太舒服。坐在那里,总觉得她在打量什么似的。气氛有点不自在,让人想早点离开。
那次之后我想,跟这样的亲戚走动,那种单纯串门的感觉就少了。咱们这个年纪,走动不就图个放松和亲近吗?没必要非要去让自己感觉别扭的地方。在家带带孙子孙女,跟老伴儿说说话,也挺好。
2. 爱传闲话的邻居家,耳朵难清净
我们小区有位王阿姨,对邻居家的事特别关心。有次碰巧在楼下遇到,她很热情地一定要拉我去她家喝杯茶。当时没推辞掉,就跟着去了。
刚坐下没一会儿,她就聊起谁家孩子闹腾,谁家婆媳有矛盾……说着说着,就问起我家:“你家儿媳妇自己在家带孩子,应该挺累吧?”这突然一问让我有点愣神。怎么我们家的事也拿出来说了?更没想到,连我孙子平时活泼点,在她那儿好像也成了我们家管得不够好。
听着这些话不太顺耳,我就找个理由告辞了。这种邻居家,容易听到各种家长里短的闲话。想想看,去坐一会儿,说不定自己家的小事,转眼就被别人议论了。咱们这个年纪,不就求个耳根清净、心里安稳么?离这些闲言碎语远点,自己也少点烦恼。
3. 旧事未散的老熟人家,关系有些微妙
多年前,和隔壁老李家有点小误会(现在想想真不算啥),关系有点僵。虽然后来见面也打招呼,但来往不多。
去年我想,事情过去那么久了,大家都上年纪了,我主动去坐坐缓和一下?就去了他家。
一进门,老李的表情就有点不太自然,开口也说:“今天怎么有空过来?这不像你以前啊。”几句话又把过去那点小事提了起来,好像我来有什么目的一样。那次弄得有点尴尬,反而觉得双方更不自然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过去的那些小矛盾,有时并不是真的过去了,只是大家不提了。特意硬凑到一起坐坐,反而两边都别扭。像这种情况,不如互相留点空间,各自安心过日子,也挺好。关系顺其自然最舒服。
晚年的好滋味,就在平平常常里
现在的日子,我觉得挺知足的:老伴儿在厨房忙活点家常饭菜,儿子下班有时带点小零食回来哄孩子高兴,儿媳妇把家里打点得干干净净,小孙女写完作业会缠着我说说学校里的事……这些平平常常的小时光,就是我心里最安稳的依靠。这点点滴滴的日子,最暖人心。
那些去了感觉在被比较的亲戚家,总在议论别人家事的邻居家,或者见面了还觉得有点过去疙瘩的老熟人家,都不一定非要去走动。少一点这种勉强的来往,多留点时间给相处舒服的家人和事情,日子过得更顺心。
人活了大半辈子,慢慢体会到:到了这个年纪,能让自己心里舒坦、安稳,真的挺重要。不用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也不用硬去维护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关系。真正合得来的人,相处起来自然轻松自在。
当然,也不是说要把自己关在家里。如果真有人是诚心诚意想重新来往,态度也好,那咱们也可以试着重新熟悉。前提是大家都没了以前的小计较,能感觉到那份真心实意。说到底,年纪大了,更要学会把时间留给自己觉得舒服的人和事。
各位朋友,你们怎么看?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去谁家串门回来,总觉得心里头有点不太舒坦?也可以聊聊看。
发布于:浙江